天線輻射的是無線電波,接收的也是無線電波,然而發射機通過饋線送入天線的并不是無線電波,接收天線也不能把無線電波直接經饋線送入接收機,其中必須經過能量轉換過程。下面我們以無線電通信設備為例分析一下信號的傳輸過程,進而說明天線的能量轉換作用。
天線振子是天線上的元器件,具有導向和放大電磁波的作用,使天線接收到的電磁信號更強。天線振子是用導電性較好的金屬制造的。振子有的是桿狀的形狀,也有的結構較復雜,一般是很多個振子平行排列在天線上。
天線的原理要分兩部分來說,一是發射天線,一是接收天線。
發射天線簡單說,就是通過一根叫做“天線”的電極將天線與地之間形成的高頻電場變成電磁波,從而能發射出去并傳波到遠方。
接收天線簡單說,就是通過一根叫做“天線”的電極將空中傳來的電磁波感應為電場,生成高頻信號電壓,送到接收機進行信號處理。
天線都有兩個電極,可能一個是“天線”極,另一個是大地;也可以是兩根“天線”極,這樣的天線有較強的方向性。
天線后的反射面是用來反射電磁波的,將反射的信號與前來的信號疊加后,信號就被加強了,這與鏡面反射可見光的道理是相同的。對于波長較長的電磁波來說,這個反射面具有鏡面的“光潔度”。衛星小站的反射面一般采用拋物面,有會聚電磁波的作用,焦點上的信號最強。
反射面作為“反射鏡”,本來是不用做任何處理的,但是反射面都是金屬的,為了防雷和抗干擾,對于露天架設的反射面需要進行防雷接地。反射面與饋線的屏蔽層共地的做法是不準確的,甚至是有害的。這是因為饋線的屏蔽層接的是信號地,而反射面接的是防雷保護地,這兩個地原則上是不允許直接共用的。
信號地與防雷地應該分離,并在天線處保持一定的絕緣,以防止雷電竄入信號電纜中。